单位旁边有一条巷子,南北走向,名为金水巷。
居民楼和邻家小院交相林立,居民楼是粉色的墙体,邻家小院的楼房多为白色,一粉一白给人一种青春的气息。路两边的树,大约是槐树,是我最为喜欢的乔木,尤其在春天,新长出来的嫩芽,鹅黄柳绿般,漂亮极了。金水巷并不是一条笔直的巷,南段平且直,往北走,急转弯加缓坡,而树,也在上坡处变得稀少,想不来是个什么原因。北段上坡地段,商铺多为棉被加工,家家户户门口有缝被子专用的大平桌,每每从门口经过,看见一床床棉被在大娘大婶们手中穿针引线,棉花被包裹,包布或淡雅或鲜艳,心想又是有人要结婚了吧!尤其铺开的大红色绸缎面,让人不免多看几眼。现在的人已经很少用绸缎面了,家里带有绸缎面的被子也被嫌弃厚重束之高阁。
转弯处有家冰激凌批发店,一到夏天就热闹起来。它的对面,之前有家小吃店,专营砂锅米线,曾经一段时间经常结伴前往,后来这家店转让了。倒是紧挨着的衣服店一直生意红火。最喜欢拐角处的这座小楼,蓝绿色的玻璃,一楼店铺也是相辉映的墙体,门口冠幅饱满的槐树,天气晴朗的时候,这是风情街靓丽的一角。走过这里,往下就是一马平川了。居民楼一楼的店铺,多为餐饮,还有理发店、洗衣店、花店、美容店、服装店,少不了药店、卤肉店和老台门每天人来人往,因为在路西,对经常行走路东的我没有太大吸引力。金水巷的这些店铺有个特点,就是晌午饭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关门一大片,大约是回家做饭,工作与生活互不耽误。
接下来这笔直的马路,将金水巷小区一分为二,门对着门,大门口各有一家打鲜奶的小摊,每天下午准时出摊,等待她的客户。夏天有段时间有个三轮车拉着两三只羊,现挤羊奶,经常围满了人。现在的深冬季节,已经不见了羊。流动的一直在流动,固定的从来没有离去。老北京豆花就在东边小区的门口,豆花清爽,烧饼香甜,百吃不腻,每天早晨店里总是坐满了人。靠近路口的一家肉夹馍店,店面扩大,包子米线豆花都有,唯一不变的是,在你想吃的时候,迎接你的是关门大吉。嗯,就是这么随性。
每天匆匆上班急急下班,走过金水巷,鲜有驻足。自以为常走自觉对街边了熟于心,其实也是入了自己在意和喜欢的事物。自从单位食堂来了刘师傅,我已不大去金水巷找饭吃;自从公交车改道南环路运行,我已经很久没有走进这条巷子。只是偶尔翻看照片,金水巷,感觉还是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