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借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成功调解一起医生救助病患被打伤的健康权纠纷案件。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不交任何费用、二十来天即解决了纠纷,让受伤医生收到了道歉信及赔偿款,有力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
2019年10月17日凌晨1时许,受宝鸡市陈仓区某医院的指派,急诊科李医生随该院120急救车到陈仓区某小区一住户家中救助醉酒的魏某。在救助过程中魏某将出诊医生打伤。后李医生住院治疗11天,休息7天,李医生的伤情经鉴定属轻微伤。本次事件造成李医生医疗费、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经济损失11000余元。事后,宝鸡市公安局陈仓分局对魏某作出拘留十天,罚款500元的处罚决定。之后,双方就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问题沟通多次,但未达成一致意见形成纠纷。后因新冠疫情的影响,该纠纷一直搁置。今年8月19日上午,李医生与其代理人来我院要求立案。法院案件程序分流员在审查材料后,认为该案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有一定调解基础;但魏某系外地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于疫情影响,目前正在忙复工复产事宜,近期无法到宝鸡,李医生也表示自己医务繁忙…….考虑到该纠纷已近一年之久,若走正常司法程序,案件从受理到结案,至少要耗费3—6个月,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为了减少当事人诉累,早日化解纠纷,遂建议李医生走诉前调解程序,通过调解平台,进行线上调解,以减少对双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李医生在和院方的法务人员沟通后,表示同意诉前调解,并在线上提交调解申请。平台管理员立即指派调解员对该纠纷进行调解。通过二十天的调解,最终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魏某同意向李医生出具书面道歉信,并愿意赔偿其损失10000元。
本起纠纷的调解,不同于传统的调解方式,主要运用了网络调解平台方式进行。整个调解过程中只有李医生到法院来了一次,其他工作均通过手机在线完成。首先由申请人在微信小程序多元调解平台申请注册,输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身份信息,然后上传诉状、证据材料、输入简要案情,点击提交即可。该平台系统即自动推荐调解员或由法院平台管理员指派调解员。再由调解人员指导被申请人加入到平台中。本次调解员借助电话、微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五、六次、发起视频调解两次,系统对调解工作进行全程录像和动态跟踪,使调解过程有迹可寻。
近年来,宝鸡市两级法院大力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建机制、搭平台、推运用,努力形成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