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9日,宝鸡市法院系统传来喜讯,根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给2019年度全市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记功的决定》,陈仓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荣记集体三等功。
陈仓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原诉讼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10月,2019年10月因机构改革,正式设置为速裁审判庭,主要开展案件繁简分流及速裁审理工作。2017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速裁审判庭共收受案件1514件,审结1495件,结案率98.75%,其中调解、撤诉1110件,调撤率达74.25%。结案期限平均为45天,案件审判充分体现出“短、平、快”特色,基本形成了“小病门诊、大病住院”的审理模式,使当事人在司法改革中受益,受到群众好评。
陈仓区法院速裁审判庭依法审理各类涉农纠纷,加大依法治理欠薪问题力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两年来,通过案件繁简分流,由速裁审判庭审理农民工欠薪案件260余件。在刘某等51人诉上海、长沙两公司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中,承办法官通过采取一系列有力的财产保全措施,最终所有案件均调解结案。协议达成后,此51案共涉及标的为179191元,全部履行到位,该院专门召开案件款项集中发放仪式,农民工向法院送来锦旗以表感激之情,该案也受到多方媒体争相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坚持为当事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实现诉讼服务精准化,让群众少跑腿。通过案件的繁简分流,对相关联或因同一事实引起的多起纠纷进行集中办理,统一审判尺度,节省审判资源,避免同案不同判。对群体性纠纷进行示范开庭集约处理,减少当事人诉累,减小诉讼成本,也有效地统一了裁判标准。2018年以来,将同一案件引发的多起纠纷均分流至速裁审判庭集中办理,以减小诉讼成本。在某金融公司起诉的追偿权系列案件中,速裁审判庭通过集中审理,统一安排送达、调解、开庭,有效节约了审判资源和成本,也为外地的某金融公司减轻了诉累,避免当事人反复多次跑法院造成更大诉累。法官高效便民的司法服务,受到该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公司诉讼代理人于12月底专程到陈仓法院,向速裁审判庭赠送锦旗,表达对法院和法官的感谢之意。
坚持巩固诉前调解成果,积极探索由诉前调解无缝对接到诉讼调解的方式。2018年8月,宝鸡某工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死亡后引发群体上访事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陈仓区法院率先由速裁审判庭介入了解纠纷,做好群众的接待安抚工作。2019年6月,百余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立案前,速裁审判庭及时启动诉前调解机制,安排专人通过先行审查相关证据,详实了解案情,倾听群众诉求,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制定初步调解方案,为案件后续的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立案后,速裁审判庭法官团队团结一心、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体法官干警放弃了节假日和双休日,充分发扬连续作战、敢打敢拼的精神,全力以赴推动案件调解工作的各项程序稳步进行。最终,该批案件在7月初调解结案。该系列案件从法院立案到调解结案,速裁审判庭法官团队办案时间26天,涉案标的2800多万元,为维护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强化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在开展诉调对接工作中,速裁审判庭坚持专业、民间力量协同发挥,在调解案件过程中努力实现情与法的高度结合。一方面,积极开展律师等第三方参与诉讼服务和矛盾化解工作,与区司法局协商确定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奉献精神的专职律师,挂牌上岗,定期参与诉讼服务和纠纷化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对纠纷化解的积极作用,在案件调解中委托基层组织调解,发挥民间人士力量,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使矛盾纠纷化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纠纷调解中注重发现契机,积极寻找突破口,用民间力量和民间智慧使案件处理圆满解决,实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
在今后的工作中,陈仓区人民法院速裁审判庭将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继续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积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不断提高审判质量效率、队伍素质能力和司法公信力,为当事人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为建设法治陈仓提供更高水平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