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两千里奔波促调解 两百万执行尽欢颜
作者:刘寅君  发布时间:2019-11-01 08:23:50 打印 字号: | |




太感谢你们啦,我的一块心病总算放下了!真心感谢你们!在格尔木市火车站进站口,在陈仓法院法官即将踏上返程列车之际,一起案件当事人紧紧握住办案法官的手,连声表达感谢。当天的格尔木虽然有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雪花,但这一幕却又显得那么的温情。这一幕正是陈仓法院干警刘寅君、淮万波远赴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调解、执行完一起标的两百多万元的继承纠纷案件后,当事人送别法官的场景。

       据了解,李某甲和张某甲均系再婚夫妻,20191月,77岁的张某甲去世,今年8月初,三个继子女将李某甲和李某甲与前夫所生的李某乙诉至陈仓法院,在法院向李某甲、李某乙送达起诉状后,李某甲书面答辩称,三个继子女的亲生父亲张某甲在和李某甲结婚前还收养了一个儿子张某乙,该儿子在2015年因车祸去世并留有一子现刚满18岁,在读高中。办案法官在向三个继子女询问此事时,三个继子女均否认自己父亲生前收养过张某乙,看似简单的案件立刻变得扑朔迷离,并牵扯出多个法律关系问题:一是张某甲生前是否和张某乙存在收养关系,确认收养关系问题;二是如果有收养关系,张某乙在2015年车祸去世后,张某甲享有继承权,但没有继承财产,张某乙的其他继承人多拿走属于张某甲的财产份额的退出问题;三是分割张某甲和李某甲的夫妻共同财产问题;四是张某甲与李某乙属于继父女关系,双方是否产生抚养和赡养的关系问题,如果有此关系,李某乙即享有继承权;五是张某乙的儿子已年满18周岁,是否享有代为继承权的问题。办案法官认为,只有将上述问题全部解决,才能确定谁是合法的继承人。但由于李某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不宜长途坐车,且张某乙的儿子上高三,张某乙的妻子和儿子也不能来法院接受调查,当事人不到庭,众多客观原因让五个法律问题难以解决。

       鉴于上述情况,办案法官在请示院领导同意后,决定奔赴千里之外的格尔木办理此案。到达格尔木后,办案法官立即有条不紊的开展了工作,先找到张某乙的妻子和儿子进行调查,得知张某乙在初中毕业后,为了上格尔木张某甲工作的炼油厂技校,就在户口本上将双方登记为父子关系,实际在张某甲退休后,张某乙并未尽过赡养义务。于是办案法官主动联系格尔木市人民法院提供办案场所,并将原、被告五人组织到该处,首先不谈案子,而是从李某甲进入张家家门谈起,谈到李某甲对两个组合家庭的付出和给三名原告带孩子、做饭以及在张某甲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期间,其对张某甲无微不至的照料,唤起他们之间本就存在的那份亲情。通过法官一上午拉家常式的谈话,三名原告的眼睛湿润了,两名被告眼角也泛起了泪光,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十多年前那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

       办案法官看到案件调解出现转机,立即让三名原告出示了诉讼证据,而当委托律师刚拿出厚厚的证据材料,三原告却主动撤了回去。此时被告李某甲也主动说:我和你爸有存款和基金共168万元,加房产两套,大概总价值230多万元,在我小女子李某乙处,你们几个看着处理吧。此言一出,三原告立即表示要撤回起诉,办案法官站在双方的立场上,适时拿出了一套案件调解的解决方案,原、被告均表示同意,李某甲的小女儿李某乙当庭拿出银行卡,和办案法官一同去银行,给三名原告转去一百多万元。随后,法官对房产进行了分割。至此,一起涉及两百多万元的财产继承纠纷案件圆满调解。

       在这起涉及数百万元财产的继承纠纷案件中,陈仓法院法官不远千里奔赴异地办案,在坚持依法办案的同时,更注重案件的社会效果,使这件原本矛盾尖锐的案件最终得以妥善调解并自觉履行到位。办案法官感言,在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调解了一件案件,也化解了一起矛盾,更增添了一份社会和谐。当前正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之际,这起陈仓法院法官圆满调解的案件,无疑是一次深化主题教育成效的生动实践,是将法院人的初心使命镌刻于心、化为行动的具体体现。法官干警们表示,将更加积极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在深处、落到实处,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总目标,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同时还要坚持司法为民宗旨,讲究办案方式方法,让当事人通过法官的规范、文明司法行为,真切感受到法律阳光和温暖,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法治梦和中国梦贡献力量。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张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