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微言心语
怀  念  战  友
作者:王连成  发布时间:2019-05-09 11:52:08 打印 字号: | |
  任小成是我的战友,88年兵,87年11月与我一同入伍,如今,我们生死永别已经快两年了,但我时常还想起他。

  他比我还小一岁,前年西山坪头的二月十五会上,是我与他相见的最后一次。只记得他的慈眉善目,和蔼谦下,身着杏黄色僧袍,别的战友谈笑风生酒肉穿肠,他就是一大碗的素面。谁知当年冬天,他圆寂在他所出家的河北衡水一座大型寺院中。有战友前往吊唁,手机小视频拍下了寺庙超度亡灵的罕见而极其隆重的场面。他的这张遗像一直与他的名字一起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他的骨灰被他唯一的儿子带回了老家西山固川后,由于年底扶贫工作紧迫,我未能前往送战友最后一程。他,一个来自大山里的农村娃,由于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他无法归葬故园,最后落脚在一处荒凉的乱石山岗上。凛冽的寒风卷杂着漫天飞舞的纸花,为他平凡而短暂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三十多年前,任小成和我同在新疆哈密同一个新兵营,由于他军事素质过硬,新兵下连后他被选调为公务员(军营中为团以上首长服务的勤务兵),这是普通兵连想都不敢想的职位。可是后来他怎么复原的,我早调离哈密,不得而知了。

  2006年八一战友聚会,我见到了他和许多久违又熟悉的面孔,战友们多年不见,相聚总有说不完的话语,战友合影留念,我与他零距离的站到了一起。此后战友每年都聚会,他也多次到场。攀谈中得知他是农村兵,占用城镇兵指标入伍,复员后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当工人,企业改制,他下岗了。记得他在厂区住的时候,还曾带我去过单位分配给他的简陋职工宿舍楼。能体会到他生活的惨淡。

  从其他战友口中得知他的一些情况:他下岗后,为了生计,他蹬三轮车,靠人力拉货或搞些小买卖。有一年秋天,有位乡下村妇来虢镇卖核桃,让他顺路捎脚,他乐于助人的爽朗和碍于情面的软弱使他踊然许诺,让她上车,行至虢镇西门坡转盘时,遇一辆公交车,他操作失当翻车酿成交通事故,致该妇女受伤,他急送医院抢救,最终造成该妇女死亡。本来是助人为乐的好事,转眼间成了巨大的灾难,后来他吃上了官司,为此他负担了十五万多。

  上世纪末的十几万元,足可以摧毁一个普通的家庭,背负着巨额债务,她的妻子带走了幼小的儿子,断然与他离婚,离他而去。他家徒四壁,失业下岗,生活无助,内外交困,不难想象战友当时的窘境,真不知道那几年他是怎么样挺过来的。

  为了还账,他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只有靠四处打工,凭借力气和时间过活。有战友也收留他进厂打工,但不知何原因,他不久就离开了。我记得他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早年在厂区开设网吧,他在网吧打工,又被无情无义的弟弟给坑了。

  他打了多少工,做过多少事,受过多少苦,没有人能知道,但他的身体坏了,这是不用质疑的。战友们得知他的情况后,纷纷给予了他同情和帮助。有位乡镇工作的战友认识某所高中学校的领导,介绍他去给学校看大门,虽说工资不高,但也清闲,他欣然接受了这份差事,边干边调养身体。我还去学校看过他,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见他气色不错,把自己的房间打理得很干净,确实保留了部队的作风,我很欣慰。

  几年后,我在虢镇渭河大桥桥头见到了他,他说他不想再在学校干了,让我帮他另外找事情干。与我同行的朋友便介绍他去了省城一家停车场收费,他一去两三年也不与我联系,我颇有埋怨,我还打听他的动向。后来得知他在这期间,结识了一位高人,受到点化皈依佛门了。

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只有他知道,确信一点,他出生在宝鸡西部山区一户贫寒的农家,当过兵,当过工人,打过工,出家当和尚,经历过婚姻家庭。这个过程不长,但内容丰富,他短暂的人生不能不说曲折。一个受过军队严酷训练的老兵,能看破红尘皈依佛门实不多见。

  我们都是普通人,人固有一死,人的一生都必将淹没在岁月的长河中。我时常在质问自己我从哪里来,我们来这个世上干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怀念小成战友,或许从他的身上会得到些许顿悟。他的正直和善良没有能为自己为他人修来多少福报。愿他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息!     
责任编辑:张叶青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