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微言心语
天井山
作者:陈仓法院 王连成  发布时间:2016-05-24 14:58:42 打印 字号: | |
  在宝鸡西部山区(西山)的腹地有个天井山,当地人都叫他“太土崖”。位于宝鸡市陈仓区赤沙镇境内,是赤沙版图上的制高点,海拔1848米。早在驴友群里听说过,宝鸡的驴友群不乏涉足,但我一直没有去过,出于工作关系,对此有了些许了解。

  昨天在镇党委组织的书记例会上,我将赤沙的旅游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内容之一提了出来,也得到与会相关书记们的认同。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敢胡言乱语,但我能看到,随着育才集团对大水川、灵宝峡和九龙大峡谷的开发,赤沙成了无人问津的“飞地” 。我有意提高视野,放眼整个西部山区,着眼西山环线大旅游的格局,大力开发西山的旅游和人文资源,赤沙镇应该借助育才集团西山大开发的东风,搭乘“大水川旅游开发公司”的末班车,开辟旅游新天地。受赤沙商会的之托,我有意探寻些旅游资料,趟出新的旅游线路一?驴友,意欲把赤沙开辟成西山环线自驾游的营地,驴友的乐园,写生的天堂。

  机缘巧合,我遇到了热心的青川村支书,他赠送了我一册精心编写的《赤沙的旖旎》,他乡遇知故,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出来大街上又巧遇朱家沟村朱华书记,他欣然提议去往天井山,并由村主任亲自带路。我趋之若鹜,求之不得,说走就走。先驾车到村委会做了简单的准备,停车到后排的高粱坪,2:03开始登山,沿沟的纵深攀爬而上,翻阅沙鼻梁到了安沟,朱文德主任一路讲解着这里鲜为人知的地名和风土人情,让我如知如醉,应接不暇。我一路被这旷野的风光所陶醉,跟在他后面用手机拍摄。经过了“莲花生太子”的石雕,他讲述了这里的传奇和故事。陡峭的山路他走得很从容,口若悬河的讲述着,随着不断的拔高,我早已累的气喘吁吁,已无力听他的的讲解......

  还未到山顶,韩书记就打了两次电话告摧,也让人的游兴锐减,(所幸这天井山的电信信号很好)。草草的转完所有的十四个庙宇,就准备返航。可惜时间关系未能登顶——拔仙台,也未能去往棋盘石。出于探寻的目的,此行就想找到一条纵贯整个天井山的环形徒步驴友线路,无奈时间关系,天公也不作美,费这么大的力气下山,总有些遗憾的,就留待下次继续吧。

  我们来到的主景区是巨型的簸箕状大峡谷,在这峡谷尽头,是刀劈一般壁立的断崖,沿途经过的山神庙,遥相辉映戏楼和凤池爷庙、三官爷庙,送子观音庙,无量祖师庙,韦陀庙,雷神洞,玉皇山庙,独领风骚的巍峨于险要的山顶或突出部位,给这浩瀚的大山徒增不少灵气。

  无量祖师爷庙和玉皇山庙分别位于两个独立的山顶突出部,相隔不远,背靠拔仙台,傲视着赤沙的亘古和未来,护佑着此方的生灵万物,见证者赤沙的荣辱与沧桑。无量祖师爷庙前的古老的残碑上,朱主任与我仔细的查找,终于找到了已经严重风化“天井山”的文字和立碑时间——“清道光八年戊子岁菊月”的字样。在这里我听到了解放初期神仙显灵和“刘团长”避难的传说。这里有传统的农历三月初一古庙会,但这几年都在山下举办,或许是由于现在的乡民们难以忍受上山的劳顿吧,山上的神仙也缺乏香火,显得清净多了。

  看到眼前的败落景象,我和朱主任闵生了强烈的保护意识,如今逢太平盛世,政通人和,民族复兴,这天井山也呼唤着文人墨客的髓攫,有识之士的慧眼,政府部门的关注,名垂青史的开发,更期待着驴友们的足迹。

  沿路我又认识了不少的植物:红眼窝刺、山萸、青刺、苦梨、铁甲木树。听朱主任讲:他们从小在这山下长大,尤其是这铁甲木树,漫山遍野都是,粗壮如椽,这铁甲树是最好的烧木炭的材料,燃烧价值高,只数年光景,就被砍伐殆尽,朱主任讲,想当初上山背柴,一天两趟,留下了许多心酸的汗水和苦涩的回忆。但这些年来,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很快,上山时看到大片的油松林都已成活,三五十年后,感想这里的山会更美的!

  4:33我们从玉皇山开始下山,本想有这位活地图的乡导,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谁知二十年前砍柴走过的路,当下已淹没在浓密的灌木丛中,下山经过的路,连山羊走起来也不太容易的,我汗流浃背的跟在他的后面,步入了“绝路”,眼看天色已晚,手机的电已耗干,我心烦意乱,却不知所措,看着他隐没在草树林中艰难探路的情景,我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我要求再上到玉皇山顶原路返回,他让我就地等待,二十分钟后,他出现在对岸80多米的山脊上,终于找到了所谓的“路”。在他的指引下,我在灌木刺从中,手脚并用,倾尽动物之本能,极力紧跟其后,终于走出了绝境。可想,衣服也挂烂了,手臂也划伤了,那境况,岂一个“狼狈”了得。

  其实这天井山,是有很多道路可攀的,从峡口村,姬家沟村也可以上去,只是朱入家沟上去最为便捷罢了。驴友的习惯都不喜欢走回头路,我们今天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环形的路线。但下山的路线太艰难,是不适合驴友们走的。可下山经过了好多好的景点,可惜手机没电没有拍摄下来,朱主任沿线指点着“羊炕”,“三间房”和橡树林等景点,都独具特色的。他介绍了他们村的文人——村文书,可惜此行未能幸会,只好将更多的传说和故事留待下次分解了。

  天黑之前我们回到了村委会,我痛饮开水三大杯,不失时机的取来了纸和笔,将这一下午的行程标注纸上,就算一张笨拙的草图吧。总结此行程,非常感谢热情好客的朱家沟村领导,感谢朱文德主任能在百忙之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天井山(太土崖)而为我带路。我虽未能步完完整的“练驴”线路,但想,所有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就如同此行脚下的路,原来有的路,没有人走了,便不成路了,地上本没有的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赤沙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们,不是正在探索他们脚下的脱贫之路吗?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来人”,确信我不是最先让大家认识和走进天井山的,确信我的良苦用心能吸引到更多关注的目光,得到更多同仁的支持和认同。西山旅游扶贫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2016年五一节前,大水川将开园迎客,来到西山的游客将与日俱增,但愿所有的游客,别忘了还有赤沙这块原汁原味的旅游“处女地”,还有天井山欢迎您的光顾!
来源:陈仓法院网
责任编辑:陈涛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