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微言心语
坚守规则底线 筑牢法治基础
作者:陈仓法院 李叶 乔小燕  发布时间:2015-10-13 16:50:38 打印 字号: | |
  每天打开网页,总会有几条耸人听闻的新闻刺痛双眼,各种不文明现象层出不穷,仅就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除了老生常谈的景区爆棚、高速拥堵之外,更有“天价虾”、“山寨天安门”、“高价酒托”、堵占应急车道等各种奇葩事件让人们大跌眼镜,甚至有些不文明行为引发了惨剧。究其原因,除了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外,根本上还是人们规则意识匮乏。规则意识乃是法治的基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没有树立起规则意识,法律的实施必然会遇到重重阻碍。

  规则通俗来讲就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人们在一切社会生活中都有规则的影子。规则意识不是今天才讲,早在古代的礼治社会,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就成为了社会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也有“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朴素真理,老百姓往往以“是不是个规矩人”来评价他人。几千年来,传统的规则维持着家国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摆脱了家族的束缚,更多地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但传统规则意识淡忘,公共规则意识缺失,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常常游离于真空地带,容易盲从、被误导,这一不正常社会心理的蔓延,带来的是互相效仿,集体违法,如同“组团过马路”,种种违规现象不断啃噬和挑战着良好的公共秩序。

  规则是法律的基础,法治国家,其实就是社会按照规则体系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况。尽管有规则并非一定有法治,但是,无规则就必然无法治,一个法治国家,必是规则意识浓厚的国家。全民守法就是要从守规则开始,遵守规则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发自内心的尊重规则,正如卢梭所言“法律不是刻在竹简上,也不是刻在大理石上,而是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备,要保证法律普遍实施,当务之急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强化人们的规则教育,牢固树立依照规则办事的意识,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不论是否被监督、惩罚,都能使守规矩成为不假思索的自然而然的事。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做基础, 法治大厦必将巍然耸立起来,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必将实现。
来源:陈仓法院网
责任编辑:陈涛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