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啾”的一声,一只飞鸟掠过,振翅之声扰动了僧人的凝思。他睁开微闭的双眼,那一湖碧蓝的湖水再次映入眼帘:水波轻漾,荡向远方,湖岸边是绵延的雪山,高峰直插向万里无云的蓝天。周围看不到人烟,水天相接,只有一片蔚蓝。
一个时辰前,在一位牧人的指点下,僧人来到了这个湖边。眼前的景象,在一路向西的僧人看来,犹如仙境,恍如世外。他毫不怀疑,这就是早已耳闻的西天瑶池,西王母居住的地方。那一刻,他更加坚信自己的无上佛缘,在一块草地上席地而坐,情不自禁地诵念起经文。
再次面对这片洁净的湖水,僧人饶有兴味地想象着王母的威仪。是如离开长安时王室接见所见到的皇后模样,还是象一路所经的小国之中的女王形象。不知为什么,那个一直萦绕脑际的中年妇女,此刻再次浮现出清晰的影像,僧人忽然意识到她与想象中的王母也许更像。
那时,僧人还是庙里的一个小沙弥,玩心正盛,无心佛事,整日里在殿堂游荡,为此不少承受师父的责骂。那一天,一位姿态雍容、面带微笑的女施主进到殿里,拈香跪拜,甚是虔诚。一回身,小沙弥莽撞地从殿外窜入,正扑在施主的脚下。女施主微微一愣,俯身扶起他,慈爱的目光在他的身上久久停留。
小沙弥微红了双颊,不敢正视女施主的目光,却又好奇地斜睨施主。也许看出了小沙弥的慌张,女施主轻抚着他的光头,将一个小小的香囊戴在了他的胸前。小沙弥不知所措,头一低,走出了大殿,赶着去清扫禅堂。一回首,还见那位女施主停在殿前,对着他微笑着眺望。
此后,小沙弥经常无由地怅惘,一遍又一遍摆弄着那个小小的香囊。无法排解心中的烦绪,他会在遇见女施主的大殿里一次又一次彷徨。直到有一天,他再次举目观看大殿的佛像,忽然惊觉,女施主竟和观音菩萨那样相像!
此后的日子里,小沙弥渐渐长大,成为庙里修行卓著的和尚,声闻京城,名满天下。 他得以延入府邸、出入朝堂,可是他再也没有见过那位女施主,仿佛那次相遇只是一个美梦。无数个孤灯清影,僧人伴着一卷发黄的佛经,眼前浮动的却是那位女施主的浅浅微笑。
那微笑,是拈花的佛陀才有的笑容;那微笑,隐藏着佛祖才有的慈悲。僧人决定西行,寻找佛陀的足迹,感受佛学的精义。西出长安,他经历了万千险阻,感受了诸多磨难。最困顿的时刻,一想到那个微笑、那个身影,所有的险阻磨难,都如随风而去的过眼烟云,不再是僧人西行的障碍。
想至此,僧人起身,嘴角浮起一个微笑,再次启程。高原的风吹得僧袍飘起一角,指向来时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