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院组织全体干警观看了电影《焦裕禄》,通过进一步了解了焦裕禄同志的生平和先进事迹,我被他那种一心为党、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他对群众有着最深重的责任感。在当年贫困与灾害交加的兰考县,很多人都想着如何逃离,但他却义无反顾的选择这里,他并非有着超人的能力,只是凭着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责任。面对干部们的抱怨,他义正言辞的说:“党把兰考交给我们,不是让我们来当逃兵的!”他用实际行动为干部们做表率、竖标杆。他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投入到封沙、治水的战斗中。风沙最大的时候,他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大雨倾盆的时候,他带头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率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这一切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最深重的责任感。
他与群众有着最深厚的亲近感。作为第一书记,他任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从不说“官话”、摆“官架子”,群众说他“不像官”,还亲切的称他“老焦”。他坚持实地考察,深入群众,用双脚走遍了兰考的每一个角落。看着大批逃难的群众,他眼含泪水,发出“故土难离”的感慨,立誓要带领父老兄弟改变家乡面貌。面对老厂长的离世,自己却无能为力,他抱头痛哭。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心理装的满满都是群众,没有自己,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任然忍着病痛去看望病危的老大爷。我无法忘记影片开始焦裕禄同志安葬的那一幕,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自发的为他送葬,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亲人焦书记,恋恋不舍的告别他们的好书记。人民群众对焦裕禄的深深眷恋,就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
他有着顽强的意志、坚忍的气节。每当他的病痛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下乡视察中,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为保障基层干部的生活,他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的县买粮食;在接受组织调查时,他主动承担责任,以坦白的襟怀和无畏的胆识,展现出了对党的赤胆忠心。面对洪水的围困,干部们抱着痛哭时他敢于喊出“是男人就上”并冲在最前面,直至累倒。他用行动告诉身边的干部,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短短的一年零三个月,焦裕禄并未创造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但他却为我们竖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值得一代代共产党员薪火相传。焦裕禄精神就是党的群众路线最真切、最鲜明的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把爱人民、为人民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对群众掏出真心、倾注真情、使出真劲,才能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