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几个好友相约去甘肃灵台游玩,出发时时间虽已近午时,但得知灵台有“灵台”、“荆山”等不少名胜古迹,也曾是旧时虢镇、凤翔等地守猎人常常打猎的好去处,大家不由得兴奋起来。加之自己也想趁机试试朋友新买的越野车。
驶入虢凤路,一排排挺拔笔直的白杨树透出点点绿意。路旁的樱花树,似少女的脸庞微微泛着红晕,痴痴笑迎赏春的游人。
汽车在曲折的山路上蜿蜒行走,漫山遍野的野桃花,将山顶、山坡、山沟渲染的分外妖娆。在位于陕、甘两界观景台做短暂停留,大家一边休息、合影,一边欣赏着山上山下的诱人景色。一些人结伴爬上山坡或下到山谷,轻轻采摘含苞欲放的野桃花嫩枝,打算将这些满含春意的象征物带回家里插养,以增添家中的温馨。
三点左右到达了灵台县城。细细品尝了灵台县城金灿灿的玉米发糕等特色小吃,又简短参观了县城中心广场的汽车推广会。我们步行来到县城的象征性建筑物——“灵台”寺庙。游伴依次走上寺庙狭窄陡峭的石阶,沿着空悬出寺庙而曲折环绕的庙宇回廊,仔细观赏了镶嵌在回廊壁上的历代文人墨客留在石碑的各种文采的墨宝。
下午五时许,我们驱车来到灵台县的名胜古迹——“荆山”。因此山每年在春日下,展现出满山遍野的荆花无比灿烂,故史称“荆山”。沿着陡峭的石阶,爬上荆山的西端,站在“夕照亭”眺望灵台县城,一排排高耸林立的楼房尽收眼底。自己沉思默想,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导下,这个自古以来的较贫困的山区县,人们正在以饱满的热情,借助本地饶富的资源优势,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呈现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我们拾阶而上,穿过“灵通门”,登上“玉皇阁”,极目远眺,动感心旷神怡!行走在新砖砌成的城墙上,古代残留下的土制城垛的痕迹斑驳可见。荆山东段的博物馆“廊亭”里依然存放着解放初期的旧机具:有每年夏收碾场时运送麦草的“剑插”、手工摇动麦草的木质风车、和不规整的织布机、木轮马车等。有一两个疯癫的女人尖叫着争先恐后的跳坐在马车前辕上,大声吆喝着一个壮汉双手驾驭着马车拍照留影。黄昏时,我们依依惜别了“灵台”和“荆山”风景区。
灵台已惜别多日,我天天在精心养护着带着灵台乡土气息的野桃花,也常常怀念神奇而美丽的“灵台”和“荆山”美景。人们敬仰南山的高耸、挺拔与庄严,更应该崇尚蕴藏着丰富物产的北山和敢于同艰难困苦作斗争的世世代代的北山人民!
我爱灵台,更爱诚朴、善良、勇敢而坚强的灵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