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微言心语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
作者:陈仓法院 许红星  发布时间:2014-03-21 11:10:50 打印 字号: |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八届二次全会记者见面会上,将“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作为自己发言最后总结语,使人们再一次看到本届政府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再一次感受到本届政府依法治理国家的信心和决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作用经济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本届政府成立伊始,经过大量调研,敏锐地指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提出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必须进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全党在看,群众在盼,国际社会也在关注。要真正贯彻李克强总理“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的精神,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就要进行全社会法治信仰教育。意识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法律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的条文,而要写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为一种公民信仰,才会自觉运用它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人们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法律能够有效发挥作用,信仰法治能够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才能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公平正义才能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得到全面贯彻。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就要坚持改革“一盘棋”思想。要将公正理念和确保公正的各项改革措施置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中谋划,去探索,与其他改革协调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利益纠纷日益复杂,社会关系涉及范围更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社会公正的因素很多,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方法,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哪些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哪些是需要改革的重点部位,哪些是需要改革的具体环节。要攥紧“拳头”,打好“组合拳”,不要单打独斗,要重视和运用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有效力量,坚持全面改革,这样公正观念才能在全社会普及,才能更有生命力。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就要坚持党的传家宝——群众路线。坚持联系群众、切近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要积极学习“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路线和法治思维结合起来,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让群众自己组织起来通过法治方式解决自己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公正的最终裁判者,有力发言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是政策的制定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化解民忧、赢得群众支持的过程。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积极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途径。落实各项司法措施,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以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我们工作衡量的标准。让广大人民群众亲身体验和感受司法个案的公平与正义,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受益者。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就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担当的精神。中国发展的道路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也是解放思想的成果。当前社会,在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等法治意识也不断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发展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们要敢于面对现实,既不要回避困难,也不要躲避问题,不怕揭丑亮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把好脉、对症治疗。坚持学习,加强“补钙”。对国家已有计划的,各地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还没有具体措施的,自己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勇于探索,敢于担当。应该允许“呛口水”,鼓励尝试,为全社会落实公正提供科学依据。

  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最底层,就要有“咬定”不放松的韧劲,抓住“不撒手”的决心。做事重在认真,贵在坚持。由于我国历史发展原因,现在社会正处于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化中,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因素。但是,我们要对自己国家的未来坚定信心,充满自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敢于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解放思想,求实创新,找准“薄弱环节”,找到“突破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以不达目的不放松的决心,稳扎稳打,锐意改革,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党的改革号角已经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已渐入人心。全社会只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努力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就一定会把公正的思想观念传播到社会的角角落落,落实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来源:陈仓法院网
责任编辑:胥云辉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