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诸多人士疲于追求名利、地位和金钱,整日忙于各种各样的应酬,以求在功名、利益上能有丰收。相比之下,那些品德高尚、远离尘世的喧嚣而安平乐道的名人,更有一种沉寂之美!
2012年诺贝文学奖得主——现代作家莫言,长时间默默沉寂着,经过艰苦耕耘,终于取得让世国人骄傲的收获。
福柯纳被中国作家奉为鼻祖,他的经典著作《纪念爱米丽小姐的一朵玫瑰花》,作者以平静的口吻写了一个极度疯狂悲哀的故事。他淡淡地将一个孤独的女人的一生娓娓道来,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位敏感、清高、孤独、骄傲、固执、执著的女人的心路历程,最后在爱米丽小姐已然残破的墓碑前,为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女人献上一朵玫瑰花。他的这部作品也是他思想灵魂的一面镜子,孤独但不乏人性之美,也可称之为沉寂之美。像康德那样一个人居住在乡间那个“邮票般小小的地方”,他离群索居,从不出远门,晚年买下一座农庄隐居生活。总统肯尼迪想请著名作家和诺贝尔获奖者共同进餐,竟然被福柯纳拒绝。
同样,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曾出过太多的隐士高人,社会生活的变迁使得智者不能真正隐居山林,更多的人只能“大隐隐于市”。钱钟书和杨绛一辈子过的就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俩整天围着自己的书桌,静静的阅读、写作。某年春节一位权威人士来拜年,钱先生以自己忙而拒之。这就是大学者的风范——不会八面玲珑,不苟全妥协。沈从文先生最理解钱先生,他们同在一个小区居住了20年,只相互串过一两次门。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至她逝世。也因此,这位沉寂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出水面,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恒的,因为张爱玲孤独的一生走完了,但她的将才与情打成一片、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大量作品却成为传奇之作。
陕西作家陈忠实,他曾是个农民,老家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在其家门前,有一棵昂然挺立的法国梧桐,这本来只有食指粗的小树,陈忠实1988年早春决心动手写《白鹿原》时栽下,四年后它便长到和大人的胳膊一般粗,终于可以让它的主人享受到筛子般大小的一片绿荫了。它是陈忠实为了写成《白鹿原》这几年来所付出的一切艰辛、心血、乃至难耐寂寞的见证,直至一九九二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白鹿原》是陈忠实的代表作并成名作,更是一部民族的秘史,陈忠实因此成为中国文坛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从此一鸣惊人,他丰富的人生及沉寂已久的美淋漓尽致的得以展示。
还有郁达夫、胡适和巴金都是耐得住孤独和寂寞的人,他们大量的不朽之作及人格魅力永远地定格在巨人的脑海中……。
我崇尚能够沉寂下来然而内心世界无比强大充实、始终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进步不断耕耘的人们,他们内心深处的沉寂之美也最终会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而昭示天下!
(编者点评:张扬是一种品德,沉寂也是一种品德。二者原无所谓优劣。但因现实社会中有了太多的张扬,使得张扬太过、人人追逐;而沉寂者稀缺,以致旷世难觅。物以稀为美,也有诗曰“谁云美德稀”,可见只要是美德总会在人们的心中发光。赵君先生以古今中外名人为例挖掘世间沉寂之美,立意高远,运笔深邃,道出了一位人民法官潜心为民、甘于寂寞的胸怀。此文值得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