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微言心语
我也上了井冈山
作者:张尚元  发布时间:2011-08-16 09:20:18 打印 字号: | |
  建党九十周年来临之际,我也有幸上了井冈山,踏上罗霄山脉,沿着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走过的路,寻觅先烈的革命足迹,感受先烈的革命精神,在心灵深处有了特别不寻常的感慨。

  曾在先前读了一些有关井冈山的历史,上井冈山后又认真听了讲解员介绍,在内心深处对井冈山有了更多的了解、添了更深的敬意。1927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撤到井冈山。而井冈山先期已被绿林好汉袁文才、王佐占着统领。毛泽东上山后,建立了工农武装,开展了土地改革,同时派出其亲弟毛泽覃下山,与朱德、陈毅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积极联系,1928年4月在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的掩护下,朱德、陈毅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暴动农军,安全转移到井冈山,并在井冈山的宁井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部队胜利会师。会师后,组建红四军,同年十二月,彭德怀、滕代运率领的平江起中创建的红五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围追,来到井冈山,同朱、毛先期组成的红四军会合。朱毛会师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重温这段历史,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井冈山,我们给革命先烈敬献了花篮,在英雄纪念碑前宣了誓,参观了当年的五个哨口。到了黄洋界,有幸聆听到关于黄洋界的故事。黄洋界是因黄、杨在井冈山是两家,为了地界不断发生矛盾,产生纠纷,告到官府。当时的县官,调解不下,下判以此为界。历代下传,而史称黄洋界。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了诗篇《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六月的井冈山,夕阳西下,冠木与山竹交错纵生,争先恐后而熠熠生辉。这片绿色的土地,则是红的。在这片红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少次激烈的战斗,曾经倒下过多少革命先烈,他们的鲜血染红了这块土地。党的九十年的光辉历程,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永远缅怀先烈的功勋,始终继承先烈的遗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登攀。
责任编辑:张 杨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