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摄影天地
黄眉山--天佛寺穿越
作者:陈仓法院 王连成  发布时间:2011-04-01 14:08:58 打印 字号: | |
  3月26日,按照狼群公告7:00从家出发,照例去房管所门口汇集,7:35六辆车82驴启动。沿宝虢路到千河路口,逆千河绕王家崖水库经长青宝鸡二电厂到冯家山水库。再沿新修建的抗洪专线,下到桥镇北湾村的一个小山口下车。8:50开始了我们真正的驴行。

  长长的队伍沿崎岖的山路弯成了一条长蛇,驴友们的嬉笑声音荡漾山谷,撒开了欢乐的驴蹄,还真有点过瘾。走在北山开阔的山峦上,漫山遍野的水桃花竞相绽放,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把这美好的春光在努力的珍藏。

  走过一个个小村庄,虽然只有几户人家,但一排排废弃的窑洞,早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依然孤独的蹲在哪里,向过往的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见证着这里曾经居人的温热和繁华。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我不是很陌生的。2002到2004年,这里曾是我们的辖区,多少次下乡曾经过这里,虽然不一定是当初骑摩托车走过的路,但若干年以后重新驴游此地,倍感亲切啊。然斗转星移,物是人非,同一个人,同一个地方,时间不同,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当初下乡有他的使命,如今的驴行有他的新视角。

  两个多小时的攀爬,已经看不到当初驴队的严整,甚至有点狼狈了。人们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有的干脆给草地上一躺,队伍拉得好长好长的,说是队伍,哪有队伍的影子?就是散兵游勇,溃不成军了。唯让人留恋的还是这里宜人的风光。脚下的草地软绵绵的,尚未泛青的山坡上不时的开出一朵朵金黄的蒲公英,偶尔也有紫色的龙胆花和青青的苜蓿牙。快看,突然有人好奇的问,只见对面的大山就像从水里浮出,满身长满了水平状细细的波纹,甚是好看。不觉感叹大自然的神功和魅力。凭经验我想一定是放牧的羊儿的杰作了。

  11:00,我们终于攀爬到了最高的山顶四面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人们纷纷掏出了相机竞相留影。我也感觉到有点饿了,取出所带食品一阵饱餐。听导游讲,下到山谷,一个侧翻,就看到了黄眉山的寺庙了。我们如同看到了希望 ,又补充了能量,一个个有是 生龙活虎,二十多分钟就下去了 。俨然猛虎下山,人人是 一路狂奔呀 。

  黄眉山的寺庙顿时沸腾起来,如赶庙会,不大的庙院塞满了人。住庙老人为我们热情的烧着开水,我们在这里搭锅做饭,有的泡方便面,有的干脆把带来的方便食品一顿消灭。收拾摊子,打扫战场,修整待命自不必说。每次有人就不放过这点时间 ,于是“经济半小时”又开始了 ,挖坑打扑克好不热闹。而我则转遍这里所有的庙宇 ,参禅拜佛,祈求平安........

  黄眉山的寺庙的上方是一片向阳的大草坡,人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沐浴着春光,惬意非常。这里的景色与其他截然不同了,只见满山的松柏,浓郁而温润,覆盖了这里的群峦和苍山,透着一丝的灵气。就连神仙也不舍得放弃,而在这里安家落户呀。我们休息了20分钟,“宝鸡老汉”为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有开始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从柏树林中穿山而过,与“高原弧光”同行,“瓜子”举着鲜艳的“狼旗”,又与宝鸡的几个相向而来的户外驴队不期而遇,好不亲切,只见漫山遍野,人声鼎沸。我们走得分散,有走在山顶上的,有走在半山腰的,还有走在下面山谷里的,有路的,没有路的,但照着同一目标,向这同一个方向-----天佛寺挺进。

  这段路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天佛寺,站在寺院,千湖水库一目了然,这里的碑记告诉我们,寺院起建于唐代,历经劫难 。寺院位于陈仓区桥镇花园村,与千阳接壤,我们经过的山叫做码脊山,因形而得名。这里的海拔高度为1130M。地形凸出,傲视群山,看下面的水域,如同向东南爬行的扬子鳄,麟角分明,尽展遐想的空间。但这片水域可能是宝鸡市版图上最大了 。住庙的仙姑用其特殊的语言,以其特有的方式,向前来的驴友表示了友好而热情的欢迎。这是佛光的普照,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半小时的停留后,我们下山。在冯家山库区的停车场,停留等待的间隙 ,不忘下到水边,用清凉的甘泉洗净一路的征尘。定人定车原路6:00回到虢镇后,坐在电脑前,欢快的敲击着键盘,我的心儿在飞翔 ,向着远方,飞翔.......
来源:陈仓法院网
责任编辑:高娟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南环路   邮编:721300  电话:0917-6233958  传真:0917-6233958 6233977  Email:ccqfy@chinacour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