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执行一庭顺利执结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申请人肖清(化名)和被执行人肖礼(化名)俩家人都很满意。肖清感慨地说“你们这真是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办事啊!”肖礼也诚恳地说:“法官为我解开了心上的疙瘩”。
肖清与肖礼相邻而居,分别属于一村委会下的两个村民小组,两家常因琐事发生口角。申请人肖清盖起新房后,与被执行人肖礼家之间形成一条长15米,宽南0.8米,北宽1.5米南北走向的空地,双方均可从此排水。因肖礼家据此空地一段距离未垒围墙,故借势在空地两端垒砌约1.2米高的围墙。申请人认为这块空地属集体所有被执行人的行为妨害其雨水排泄,为此酿成纠纷。多年经村、镇调解没有结果。
2009年10月,肖清诉讼到陈仓区法院,主审法官也做了大量的调解工作,但因双方当事人态度坚决,未能调解成功。之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由肖礼恢复原状,排除妨害。由于两家积怨极深,肖礼压根子就不愿自觉履行。今年5月,肖清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一庭法官连煜、何振云受理了此案。为了化解矛盾,促使邻里和谐,两位法官十多次奔赴五十多公里外县功镇肖家什字村现场勘查、绘制样图、查找纠纷根源,汇报合议庭,经认真分析后,他们认为此案的关键:一是化解两家积怨;二是俩家都是招婿养老,必须消除其思想上招来女婿低人一等错误观念。按照这个思路,经过多次调解, 讲法律规定,谈风土人情,说老百姓家常。终于在10月15日双方握手言和了,多年的积怨得以缓和,被执行人肖礼自觉自愿地拆除了围墙,那一片空地也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法院执行一庭推进法官“五进五下”主题实践活动,全庭干警坚持下乡办案,坚持“耐心、诚心、细心”的“三心”工作模式,十个月内执结177案,工作成效显著。这起涉及几代人积怨的相邻权纠纷案件的及时、妥善处理,在当地赢得了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