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开通了,六百一十七万被执行人信息网上可查。此举是人民法院践行为人民司法的具体举措,是建设旨在促使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的执行联动威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法院执行步入科学发展新轨道的标志性举措。作为执行战线的一名老兵,笔者观之久久难以释怀而为之庆幸。
在这样一个观念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信息极速流转的时代里,历史的重荷与现实的裂变交织成多元化矛盾和纠纷,其复杂的面孔被多方梳理和挤压终以法律的命题堵在了法院这个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屏障里,经过审理法官的辨法淅理却仍有不服法律裁判、不尊法院判决者,于是执行就成了社会矛盾的“结石”,加之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执行难日积月累成为难以攻克的社会顽症。这样的认知得来并不容易。曾几何时,并没有人把执行当回事,认为这是粗人干的事儿,认为这是法院可有可无的一个部门,认为这是法院一家的事情,在中央十一号文件和中政委五十二号文件之后,整个社会连同领导者们的观念和认识才上升到了今天的这样高度。而时不我待,执行积案已大量堆积,社会矛盾已长期郁结,我们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才能够担当起法院执行的责任,否则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应该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和理性认知下构建而成的。必须解决执行难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共识。然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难求、应执行财产难动却成为横亘在广大法院执行法官面前的四道“鸿沟”,更有甚者,仍相当一些人看着法院的单打独斗而幸灾乐祸。好在有党的领导,构建出了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使我们找到了解决执行难问题的最终出路。同时法院配合有关部门正在建立执行威慑机制,法律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执行的法律义务,为解决法院执行问题找到了有效途径。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的建立,正是执行威慑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为法院执行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石、撑起了框架、构筑了蓝图。
开通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将有助于加大被执行人的道德成本、信用成本和经济成本,从而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将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执行案件信息的知情权,警示潜在违约者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将有助于市场主体降低经营风险和减少交易纷争,从源头上化解执行难问题;将有助于加强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进而提高执行效率以促进执行难问题的解决。此举切中解决执行难问题的要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双成功能,是一大创举。作为执行一线的法官,我们更看重其实践性效用和可操作性价值,并愿意为之付出辛劳。